清明节之八大传统习俗

文化传统 551

清明节是华人传统节日,也是非常重要的祭祀节日。按国历而言,清明节在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到来(黄历3月8日),像今年的清明节即落于4月5日。每到清明节,民众几乎都会前往祖坟进行扫墓祭祖活动,但清明节习俗可不仅仅只有扫墓而已。其实,清明节习俗是十分多元丰富的,除了讲究扫墓、禁火与赐火,人们还会吃润饼或青团,以及进行踏青出游、荡秋千、放风筝、打马球、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。据悉,由于清明节要寒食禁火,但恐吃了冷餐伤身,须要再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。因此,清明节就成为一个悲凄与欢乐兼具、极富特色的节日。

1.jpg

赐火

禁火寒食之举,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固定日期,亦与介之推无关。根据先秦文献记载,可知是当时管理火的制度较为严格。与现今社会不同,当时朝廷是有管理火的官职的,像《周礼》中纪录的“司爟”,即是管火的官员。据悉,周代管火制度是季春出,季秋纳,而那种火是指野外之火,而非室内炊火,至于禁火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冬、春失火。

既然寒食整天禁火到连火种都要灭尽,自然就需要重新获得火种。

根据《辇下岁时记》记载,唐代皇宫每至清明节就要宫禁内的孩童去钻榆木取火,这也就是能解决寒食之后的问题的“请新火”,而这新火象征着新的开始。

因为火种难得,因此皇帝也会藉着赐赠臣子火种来传递关怀。皇帝“赐火”之举,以唐代最盛。《岁时广记》即载:“唐朝以清明取榆柳之火赐近臣,顺阳气也。”

扫墓

最为人熟知的清明节习俗,莫过于扫墓。其实扫墓原本是上巳节的传统习俗,但在节日合并、融合之后,逐渐演变成现今常见的清明节扫墓了。据悉,最早时候是“墓而不坟”,也就是说只有墓坑而无筑建坟丘。自然而然,最早记载就缺乏了祭扫一说。直到后来开始出现了坟,才衍生出了祭扫习俗。到了秦代、汉代、祭坟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丧葬礼俗之一。

与今人相比,古人非常重视亲自赴墓前祭扫,像魏朝官员能长时间请假去扫墓,就是一件获得朝廷允准的大事。

传统观念认为,祖先墓碑跟后代子孙的兴衰互有密切关联,因此后代子孙自然得在清明节到来时,恭谨地将祖坟上的杂草清理干净,并恭奉鲜花素果、线香,肃穆地进行扫墓仪式。

不过,虽然家家户户重视扫墓祭祖,但每一家的祭祀方式会因为经济等条件而各有不同,然而亦有相通之处,例如烧包袱算是最主要的祭祀方式,亦是各区域共通的特点。所谓的烧包袱,即是指烧包裹,也就是指亲友从人世间寄至阴间的邮包。

挂柳枝

由于清明正是柳树发芽长嫩枝的时期,因此柳又被视为春天的一种鲜明标志。人们因为柳树的生命力顽强、生长容易,因此选择将柳枝插戴在头上,或是编成柳帽或饰品穿戴在身上。再者,因为柳在古人心中,具有避邪避疫之效,因此古人会将柳枝悬挂在门上作为避邪之用,或是在祭祖时插戴在头上,盼能摆脱毒虫侵害。北魏的《齐民要术》则载说,取柳枝插于门户上,百鬼不入家。据悉,宋元之后,古籍或民间均认为插柳能免除疾疫。

柳还具有纯朴谦虚之美德,因此古人在送行之际,往往折尽路边柳来相赠,借此抒发依依不舍之情谊。

清明节吃润饼、青团,是源自于寒食节的习俗。

2.jpg

吃润饼、青团

由于寒食节不能生火,致使源自于寒食节的吃润饼卷、吃青团等吃冷食之俗,同样成为了清明习俗。

润饼卷又称为润饼、嫩饼卷、薄饼卷、美人饼卷,至于“春卷”则是通称,像以饼皮包卷呈长条状的越南春卷、印尼春卷、粤式春卷等美食亦属此类,连喜酒宴会上常吃的炸春卷也隶属其中。不过,不少民众向来习惯在清明节吃未经油炸的春卷,这与传统寒食节禁止生火煮食有关。

青团则称为:草仔粿、艾草粿、青草团、清明粿、艾粿、艾粑粑、青草粿、草仔粿、草粿、鼠曲粿、艾粄等等。

青团的制作过程简单,起初是以艾草汁加入糯米制皮,包入馅料后,再经过蒸煮即成。制作过程中,只需要稍加留意材料分量及糯米皮的湿度。

青团的外观色泽青绿,表皮松软、清香。以往多在清明节吃,但在经过不断改良后,如今已成为春天时令点心,常用于送礼、招待客人。

踏青出游

主要以散步或登山远足为主的踏青和扫墓一样,都是源自于上巳节的习俗。三月正值春天的好日子,很适合家家户户出游野餐。古时代妇女平日在家相夫教子,没有特别原因不会出门,但在清明时妇女被允许穿新鞋出游,即是“踏青”。踏青又称为行春、探春、寻春等。

从唐宋以来,清明假日在各个皇帝在位期间,都能有四天至七天的时间,像宋代就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天,武学放假一天。后来人们藉着清明扫墓祭祖的机会赴郊外踏青之举,逐渐蔚为风潮。

荡秋千

据悉,秋千并非中原产物,而是北戎一种在锻炼敏捷性的健身游戏,而它大约是在民族交往频繁的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,当时被称为“千秋”。到了汉武帝,因为千秋二字在汉语中有过世与永垂不朽之意,故改名为秋千。

秋千和踏青一样,多在春天乍暖还寒进行。古时的嫔妃、宫女、小姐等女眷在这时候会选择步出闺房,来到庭院玩秋千。古籍有相关载述:“悬长绳于高木,士女袨服,坐立其上,推引之”。

到了汉代,荡秋千除了演变为清明节活动之一,同时成为女孩们寻求良人的方法。到了唐代,荡秋千不只流行于宫禁苑圃,它还获得另一有趣称呼。因为秋千轻荡,飘举欲仙,因而被唐玄宗取为“半仙之戏”。

放风筝

提到风筝,需提《红楼梦》作者。曹雪芹不只文笔好,连制作风筝的手艺也好,他在《南鹞北鸢考工记》中即清楚说出风筝具有两种称呼:北方叫纸鸢,南方叫纸鹞。

古人认为,如果想要解除病痛、消灾解厄,就将相关愿望写在风筝上,并将风筝放上天空,待风筝飞达一定高度后,即刻剪断风筝线,让风筝随风而逝,借此象征病痛与灾厄随风消失。

不过,时代不同,为了响应环保,大家还是别把风筝剪断,以免造成另一种环境污染。

拔河

拔河,古时又称“牵钩”,是襄汉的一种风俗,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代,流行于隋唐时代。

拔河跟荡秋千大不同,拔河在当时是属于男人的体育活动。据悉,拔河在清明时节具有“丰穰”之意,受到历代帝王提倡。据说是因为拔河期间选手与一旁观群的呼喊声、鼓噪声如洪钟,彷似祈求丰收时所展现惊天动地的盛典一般,拔河遂具有祈求五谷丰登之意。

评论留言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