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姓孔吗?
孔子姓什么?相信大多数人肯定会不假思索地说:“当然姓孔啦!”那么恭喜你,答错了!
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,在百度百科孔子的词条上,关于孔子的介绍是这样的: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―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祖籍宋国夏邑(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),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(今山东省曲阜市)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、大教育家、政治家。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,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。
孔子实际上并不姓孔,那孔子姓什么?先秦就有孔这个姓吗?那大家为什么都叫他“孔子”?这还得从母系氏族说起。
姓与氏的区别
姓,大概在母系社会就已经有了,为什么要有姓氏之分呢?
姓者,统其祖考之所自出;氏者,别其子孙之所自分。
也就是说,“姓”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,“氏”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不同支系的区分称号。
在母系氏族社会,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,同“姓”是指同一个女性祖先的后代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父系氏族的到来,人的地位分化越来越明显,于是在姓后面又出现了“氏”以示区别,如:轩辕氏、神农氏。
古人的名字极为复杂,由姓、氏、名、字、号五个部分组成。姓氏最早是分开的,并不是同一个词。姓产生于前,氏出现在后。根据考证,远古时期已有了姓,而且子女最初都随母亲的姓。在母系社会,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都是同姓,姓字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,代表了一种血缘关系,是家族基因的延续。所以,一些古老的姓如:姬、姜、姚、妘、妫、姒、嬴等,都是女字旁。显然,“姓”所标志的血缘关系最早是由女性来确定的。母系氏族社会中,人们“只知其母、不知其父”,这便是“姓”产生时的社会背景。
原因是,随着同一祖先所繁衍的子孙越来越多,一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系,并散居到各个不同地方。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,为了相互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,便要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,这样就产生了“氏”。
哪些是古老的“姓”?
在夏商周三代,“姓”和“氏”是分开的,“姓”比较大,“氏”要小一些。因为当时的“姓”很少,一门大姓下边,会有很多的“氏”。孔、华、墨、宋等等很多现在的姓氏,都是原来“子”姓下边的氏。
《国语.周语》记载:“姓者,生也,以此为祖,令之相生,虽不及百世,而此姓不改。族者,属也,享其子孙共相连属,其旁支别属,则各自为氏。”由此可见,姓为氏之本,氏由姓所出。
早期的姓不是指家族称号,而是整个氏族的称号,姓是用来区别各氏族的。黄帝部落姬姓,炎帝部落姜姓,夏禹姒姓,殷商子姓。目前有据可考的一般有二十二个姓:妫(音归)、姒、姬、嬴、姞、姜、妘、偃、子、风、己、任、祁、芈(音米)、曹、董、归、曼、熊、隗(音伟)、漆、允。
“姓”以别婚姻
氏族社会时期实行“族外婚”,同一个姓的男女不能结婚,“姓”因而也起到了“别婚姻”的作用。这即是《通志.氏族略》所云:“姓,所以别婚姻;氏,所以别贵贱。”
周代,姓氏制度已相当严密,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礼不娶同姓”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。商周以前,姓用以区别婚姻,故有同姓、异姓、庶姓之说。
姓有“别婚姻”的作用。在氏族社会同一氏族内部的人不得通婚。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中指出“男女同姓,其生不蕃”,就是父母同姓,子孙不能昌盛。近代就不受这个限制了,现在的人即使同姓,也可能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,或血缘关系非常遥远。
“氏”以别贵贱
《通志.氏族略》记载:“贵者有氏,贱者有名无氏。”也就是说,先秦时期,男子称氏,女子称姓,但姓与氏都是贵族才有权使用的称号,没有名字的平民百姓,人们统一以其职业称呼,如庖丁是对姓丁的厨子的称呼、优孟是指姓孟的俳优等。
《通志.氏族略》曰:夏商周以前,姓氏分而为二,男子称氏,女子称姓。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,贱者有名无氏。姓所以别婚姻,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。氏同姓不同者,婚姻可通;姓同氏不同者,婚姻不可通(天下同姓是一家,故而同姓不婚)。夏商周之后,姓氏合而为一,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。注“贵者有氏”:天子建德,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(裂土封侯),若夫保姓受氏,以守宗祊,世不绝祀,无国无之。
在夏商周三代,男子称“氏”,女子称“姓”。“氏”用来区别贵贱,贵族有“氏”,贫民有“名”无“氏”。“姓”用来区别婚姻。“同姓”不能通婚,“姓”同“氏”不同也不能通婚姓孔,而“氏”同“姓”不同则可以通婚。
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一般平民都没有姓,姓还能区别贵族和平民的地位。
因此,氏用以区别贵贱,贵者有氏,而贫贱者有名无氏。氏同而姓不同,婚姻可通;同姓不可通婚。
孔子的祖先姓“子”
武王伐纣,西周建立之后,封纣王的弟弟,微子启于宋地。微子启,名启,“微”是地名,是他最初的封地,而“微子启”中的“子”是爵位名,不是姓。所以我们称“微子启”,就是地名+爵位+名字,就像现在我们说“剑桥公爵”“威廉王子”一样。
孔子是宋国贵族后裔,孔子的祖先源自殷商时期帝乙,帝乙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,殷商灭亡,周公封建诸侯,册封原来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于宋地,孔子祖先是微子启的弟弟。宋国是殷商遗民所建,所以孔子也是殷人遗民,所以孔子真正的姓应该为“子”。如上所说,同姓人太多,古人往往又以氏为区别。
而后传到六世祖一位叫“孔父嘉”的人,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夫,是孔子的祖先,扳着手指头算起来,他是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(别哈哈大笑,是真的),后来他在宫廷斗争中被杀害,他的子孙就逃离宋国,落籍鲁国,为了避祸,以孔父嘉的“孔”为氏,那个时代,以祖先的名字中的某字为氏,是很常见的事情。这就是孔子的“孔”的来源。因此“孔父嘉”他姓子,名嘉,宋氏(以国名(宋)为氏),字孔父。而其后人,又以祖先的字(孔父)为姓。
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,就是名纥,字叔梁,叔梁纥的姓也是子。
孔子的真正姓氏
孔子其先为殷商之后,宋人,六世祖孔父嘉,姓子氏宋字孔父,其父叔梁纥姓子名纥字叔梁,因此以严格意义上讲,孔子的姓为“子”,氏为“孔”,名为“丘”,字“仲尼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孔子并不是因为他姓子,所以叫孔子,或者叫子孔。“孔子”的“子”,是古代对男性的尊重,“孔子”的“子”,对男子的尊称,如老子、孟子、荀子等等。孔子是有自己名的,历史教科书说得很明白,孔子,名丘,字仲尼,所以我们又可以叫他孔丘。因此,孔子为子姓,氏为孔,名丘,字仲尼。孔子的“子”是后人敬称,而“仲”表明排行第二。
以上出现了三个“子”,“孔子”的“子”是对男子的尊称;“微子启”的“子”,是爵位;还有一个“子”,就是严格来说孔子的姓。
秦汉以後姓和氏合二为一
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,还属于周朝,孔子的称呼是秦汉以后的人这样称呼的,秦汉以后,人们多以氏为姓,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,姓、氏逐渐合二为一,也就是现在一律称姓。汉朝以后,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有姓了。
氏族社会后期至秦汉前这一阶段,不仅有姓,还出现了氏。氏和姓既有联系,又有区别,姓是一个氏族的称号,氏是姓的分支。例如:子是殷商贵族的姓姓孔,子姓下面有向氏、乐氏、商氏、汤氏、来氏、王氏、孔氏等等。姓不能变,氏的变化很大,氏经常隔一、二代就有可能变化。
《通志.氏族略》记载:“秦灭六国,子孙或以国为姓,或以姓为氏,或以氏为氏,姓氏之失,由此始……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。”
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在写《史记》时,更将姓氏混同成一个概念。
清初学者顾炎武在《日知录》中说:“姓氏之称,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,《本纪》于秦始皇则曰‘姓赵氏’,于汉高祖则曰‘姓刘氏’,是也。”其中甚至出现了孔子“字仲尼,姓孔氏”
中国古代人的姓氏比现今复杂得多,秦汉以前,同一人可以有几种称呼的方法;秦汉后期,才基本与现在一致。从春秋转到战国,礼崩乐坏,贵族没落,平民崛起,这些封建制度逐渐都消失了。到了秦汉时期,姓与氏就合二为一。所以如果区别姓与氏的话,那么孔子是子姓孔氏。如果不愿意区分,从后世的观点来看,笼统地说孔子姓孔,也是无妨。其实孔子原本姓子,孔是他的“氏”。
评论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