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71岁玩手机微信了,手机微信要找个网名,想来想去用“老牛”最合适。为啥呢?
1963年我刚17岁,当时我还是一条"牛犊",就被牵着牛鼻子送到连云港东辛农场,在"春天一片白,遍地是盐霜,秋天一片红,遍地是盐蒿"的荒凉的东大滩上"牧牛"。荒草滩上,填不饱我的"牛肚子",却还要耕田牛比网名,拉牛车牛比网名,最苦、最累、最脏的农活我都干过。
(这张照片上挑担子的,是当年在农场的我,那年体重刚过100斤,却挑过130斤重的担子,饿着肚子,半天挑十多里路。)
(在农场上河工的我)
1979年我爱人回城,我却被留在了农场,我俩成了"牛郎织女",我成了挂在北方天空中孤苦伶仃的"牛郎星"。盼星星,盼月亮,终于盼到了邓小平他老人家上台。1980年农场才把我这头牛放回苏州。
老牛回城,干活还真有点"牛劲",做事还真带点牛性子,没几年,阴错阳差,我这头老牛还当上了金阊区人民政府副区长。
"老牛"当区长,还真的"牛头不对马嘴"。我的上级,他希望他的下级是"太监",而不是牛。象我这样的"牛脾气"弄得不好,反被弄得一身"牛臊气"。辞职不干了,宁可回农田"吃草"也不愿当"太监"。1993年1月,我辞职下海,在郊区长青乡的一片荒草田里白手起家,艰难创业,创办了苏州金诚轴承有限公司。
辞职,我的工龄,工资,医保,社保都没有了,经济待遇和牢里出来的差不多。有人说:"区长不当,这头牛疯了"。说心里话,我就不信,这世界还会饿死吃草的牛。老牛办厂,接地气,如牛得草,当然牛气旺,初试牛刀,客户盈门,多如牛毛。
牛皮不是吹的。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,努力拼博,"金诚公司"一下子成了中國机械500强企业,"老牛”上人民大会堂领奖,还真的"牛气冲天",你说"牛不牛"!
现在"老牛"老啦,退休后,我的最后一段"牛尾巴"也想让它闪闪光。我种盆景,多次在全國大赛中获金奖。去年10月4日,《姑苏晚报》头版,以半幅版面,刊登了我捐赠给虎丘"万景山莊"的盆景"碧螺春色"夺得了中國盆景大赛金奖。
业余时间,我打保龄球,如同老公牛用蹄子奋力踢出去的重磅炮弹,还两次夺得全国老年保龄球赛金奖。网名"老牛"确切吧!
其实真正的原因,还是因为“小草”——和我初恋正好50周年的爱人。那么乳名呢?当然叫"嫩草"了。这下您该懂了吧!哈哈!
谨以此文纪念“老牛”71周岁生日暨与夫人相恋50周年。
评论留言